晶莱生物之临床基础科研套路
时间:2018-10-12 阅读:1942晶莱生物之临床基础科研套路:
临床医生平时接触到大量的病例信息,很容易拿到最关键的实验材料——样本。
怎么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和样本把文章发到最高或者多发几篇文章,是很多医学基础科研工作者常思考的问题。
虽然医学问题五花八门,研究内容多种多样,但普遍采用类似的套路:首先从临床问题出发,通过临床样本找到差异,建立差异与临床现象(问题)的相关性;
然后体外验证,选择适当的细胞类型,加入干扰因素(过表达/基因敲减、药物干预等),进行表型关连(增殖、周期、凋亡、自噬、分化、细胞功能如分泌因子等);
接着开展体内验证,通过构建疾病动物模型(转基因、裸鼠成瘤、饮食/药物造模等),加入干预因素,然后进行表型检测。
通常做到这个程度5分以上文章问题不大了,但是高水平文章往往会更进一步回到临床问题中,比如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关联临床问题(预后、诊断、疾病分类分层等)。
这样的研究不仅能发更高水平的文章,而且也体现了研究本身的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