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源 > 科研干货

科研实验,到底是先做体外还是体内实验?

时间:2025-09-08 阅读:111

640_wx_fmt=gif&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gif


在科研课题设计中,实验顺序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研究效率和成功率。很多研究者习惯于先进行体外实验(in vitro),再进行体内实验(in vivo,似乎这是一种更稳妥、成本更低的“标准流程”。但真的总是这样吗?最近,小晶从一个脑出血药物筛选案例中,获得了一些新的启发。



案例分析




案例回顾:当单一细胞模型遇上复杂疾病

1. 某课题组计划研究脑出血后的干预药物。初步思路是:

① 采用一种神经元细胞系,通过化合物处理构建细胞损伤模型;

② 通过细胞活力、凋亡检测等实验,从若干候选药物中筛选出一个效果最佳的药物;

③ 使用该药物干预细胞,进行组学测序,后续再做动物脑出血造模+药物干预,进行机制探索和验证。

听起来环环相扣,很“规范”。但问题在于——这个设计的逻辑,其实经不起推敲。



2. 漏洞在哪儿?

脑出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细胞等多重网络的相互作用。单一的神经细胞系,能否真实模拟脑出血的微环境?能否代表血管破裂、炎症反应、修复再生等关键生物学过程?等到进入动物实验阶段,药物将面对完全不同的体内环境,甚至无法穿透血脑屏障到达病灶。其结果很可能令人失望——这就是神经药物开发天坑“细胞阶段死一批,动物阶段死一批,临床阶段再死一批”的经典困境:

① 体外表型代表性有限:体外表型未必具有真实临床意义,药物剂量、给药方式、药代动力学等因素,都是新的坑,均可能导致体外有效的药物在体内无效。

② 时间与资源消耗:早期在单一模型上投入过多,却很可能无法推动课题实质性进展。



3. 小晶的建议:换个思路,反过来做

① 从动物模型入手:通过动物短期干预和关键表型指标检测(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水肿测定、梗死体积测量等),快速筛选出1–2种真正有效的药物。

② 再反向验证于细胞:选取多个相关细胞系(如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探索药物的剂量效应、时间窗口和表型指标,倒推细胞机制——仅需几块96孔板。

③ 聚焦表型和可重复性:科研的核心是获得可靠的数据,而不是搭建完美的故事。表型做扎实,机制挖掘才有底气。

这样不仅节省时间,结果也更可靠。动物+细胞的双重数据支撑,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体外和体内,究竟该如何排序?




1. 很多小伙伴认为“先做细胞更安全,成本更低”,但现实是:

  • 有的疾病,细胞无法模拟(比如脑出血、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

  • 有的药物,体外表现优异,体内一败涂地

  • 有的团队,细胞实验兜兜转转数月,最后还是要回到动物模型



2. 哪些情况适合“先体外后体内”?有些体外模型较为成熟,可以较好地代表生理特征,例如:

  • 部分单基因遗传病:细胞模型已有较成熟的基因型和表型关联;

  • 肿瘤药物筛选,部分肿瘤细胞系表现出较高的药物预测价值;

  • 感染性疾病,细胞模型常用于初步筛选抗病毒药物;

  • 代谢性疾病,肝细胞模型常用于初步评估药物毒性或代谢效应。



3. 如果经费紧张、时间有限,想坚持先做体外,还有其他选择吗?有,试试类器官:

  • 类器官具有多种细胞类型、三维结构及部分生理功能,能更好模拟器官体内的微环境与病理过程,尤其在神经疾病、肝脏疾病、肠道疾病等领域。



4.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科研实验,到底是先做体外实验还是体内实验?”——答案其实不是固定的,而是要看科学问题,疾病类型,研究目标。关键是:

  • 研究的疾病特性是什么?

  • 模型能否有效代表体内

  • 我们的目标是快速拿结果还是冒风险探索

体外和体内实验,本质是不同维度的工具。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才能避免“做了很多,却没得到有用的结果”。



小晶总结发言:

科研是一场长跑。体外实验好比是“沙盘推演”,体内实验才是“真刀真枪”。正确的问题导向,比机械的流程更重要。

  • 选对模型,才能得到可信的结果;

  • 做实表型,才有把握深入机制;

  • 理清思路,才不会走入死胡同。


    做科研,不只是实验,更是策略。

    选择正确的路径,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晶莱


专注生物医药医学研发一站式服务平台.jpg


晶莱生物创立于2016年,拥有北京(北京晶莱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长沙(湖南晶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两个研发机构,是专注于生物医药临床期前研发与基础医学科研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依托北京、长沙两地的3000余平实验平台,晶莱构建了8个研究平台,可为客户提供包括临床前CRO、动物寄养、动物模型构建、细胞型构建、药效及各类表型、机制、通路等全方位的研究服务。



截至目前,晶莱生物已与国内超过500家生物医药公司、高校及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功实施了10000余项研究/研发项目,积累了超过100000+客户。



尾图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