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浏览次数:411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动物模型在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中至关重要。以下从造模方法、机制通路、关键蛋白及临床研究四方面系统阐述。
1. 造模方法
切除雌性动物(大鼠、小鼠)双侧卵巢,模拟绝经后雌激素骤降导致的骨质疏松。
2. 机制通路
RANKL/RANK/OPG通路:雌激素缺乏导致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激活破骨细胞分化。
Wnt/β-catenin通路:雌激素通过ERα上调Wnt信号,促进成骨;OVX后Wnt抑制因子(如DKK1、SOST)增加,抑制骨形成。
氧化应激:雌激素减少导致ROS积累,激活NF-κB通路,加剧骨吸收。
3. 关键蛋白
ERα:介导雌激素对骨保护作用。
Runx2/Osterix:成骨细胞分化核心转录因子。
TRAP/CTSK:破骨细胞活性标志酶。
4. 临床研究
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减少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但长期使用增加血栓风险。
RANKL抑制剂(地诺单抗):靶向阻断RANKL,显著降低骨吸收(临床试验:FREEDOM)。
SERMs(雷洛昔芬):选择性激活骨组织ERα,降低椎体骨折率。
1. 造模方法
长期(≥3个月)给予动物(大鼠、兔)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模拟医源性骨质疏松。
2. 机制通路
Wnt信号抑制:糖皮质激素上调DKK1/SOST,抑制成骨细胞分化。
PPARγ通路激活: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减少成骨细胞池。
自噬-凋亡失衡:通过mTOR通路抑制成骨细胞自噬,诱导凋亡。
3. 关键蛋白
GSK3β/β-catenin:Wnt通路下游效应分子,调控成骨基因表达。
PPARγ:脂肪生成关键转录因子。
Bax/Bcl-2: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
4. 临床研究
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一线治疗GIOP(试验:HORIZON)。
特立帕肽(PTH1-34):间歇性激活PTH受体,促进骨形成(获批用于GIOP)。
抗SOST抗体(Romosozumab):双重作用(促骨形成+抑骨吸收),Ⅲ期临床试验显示椎体骨折风险降低50%。
1. 造模方法
通过尾部悬吊大鼠或小鼠,使后肢脱离承重,模拟失重或长期卧床的骨流失。
2. 机制通路
整合素-FAK通路:机械应力缺失导致整合素-FAK信号抑制,成骨细胞活性↓。
Hedgehog信号下调:减少Gli1转录因子表达,影响骨祖细胞分化。
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中枢神经调控骨代谢失衡。
3. 关键蛋白
FAK/Pyk2:机械应力感知激酶。
Sclerostin(SOST):机械卸载诱导SOST↑,抑制Wnt通路。
Leptin受体(LepR):介导中枢-骨轴调控。
4. 临床研究
振动疗法(Low-magnitude vibration):通过机械刺激激活成骨细胞,用于脊髓损伤患者(NCT01667770)。
靶向SOST药物:如Romosozumab,在航天医学中探索应用。
1. 造模方法
敲除模型:如OPG-KO(骨吸收亢进)、VDR-KO(维生素D抵抗)。
转基因模型:如COL1A1突变(模拟成骨不全症)。
2. 机制通路
OPG/RANKL失衡:OPG敲除导致RANKL失控性激活。
VDR信号缺陷:影响钙磷代谢及骨矿化。
COL1A1突变:Ⅰ型胶原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
3. 关键蛋白
VDR:调控肠道钙吸收及骨矿化。
COL1A1:骨基质主要成分。
LRP5:Wnt共受体,突变导致骨量异常(如高骨量表型)。
4. 临床研究
抗RANKL单抗:用于遗传性高骨吸收疾病(如Paget’s病)。
LRP5激动剂:在研药物通过激活Wnt通路治疗低骨量(临床前阶段)。
不同造模方法对应临床骨质疏松亚型,如OVX模型关联绝经后OP,GIOP模型指导糖皮质激素患者治疗。未来趋势包括:
多因素模型:如OVX+低钙饮食模拟老年性OP。
类器官与3D骨芯片: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实现高通量药物筛选。
转化医学:靶向SOST、DKK1等分子的生物制剂逐步进入临床,重塑OP治疗格局。
通过动物模型与临床研究的双向验证,骨质疏松的精准防治策略将加速发展。
需确认的信息
1. 模型种属(大鼠还是小鼠或是其他种属)
2. 动物体重有无要求,年龄有无要求
3. 雌雄有无要求
4. 模型构建具体方案
5. 取材要求(采血、取组织样本)
上一篇:骨关节炎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