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药效/毒性(高内涵)

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13

类器官是源于干细的三维(3D)多细胞微小组织,旨在贴切模拟人体器官(如肺、肝脏或脑)的复杂结构和功能。类器官通常包含细胞的共培养物并显示出高度的自组装性,因此与传统的二维(2D)细胞培养物相比,可以更好地显示复杂的体内细胞应答以及相互作用。


第 1 步:2D 预培养

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源性细胞或原代细胞(肠细胞、肺细胞或脑细胞)预培养类器官

第 2 步:开发 3D 类器官

将细胞转移至 24 孔板,然后放入孵育器中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为特定 3D 组织

第 3 步:类器官培养

类器官培养流程需要多个步骤,并且需要进行不同培养基交换

第 4 步:监测类器官生长和发育

对类器官进行监测和表征,以实现有关组织结构和分化的复杂分析

第 5 步:共聚焦成和 3D 分析

多个定量描述符的可视化和特征化可用于研究疾病表型和化合物影响


类器官的共聚焦成像和 3D 图像分析

类器官结构为疾病建模和化合物影响评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对于改善类器官表型变化的定量评估以及增加实验和检测中的通量而言,类器官的自动成像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1757666577398894.jpg


共聚焦成像,对于捕获 3D 生物检测分析的复杂性尤其有用。与典型细胞球具有固体的外观和有限的透光能力不同,3D 类器官具有中空外观,内部有腔室或空洞,因此更容易被光线穿过,从而允许对嵌入基质胶的多种微小组织进行“成像”。


1757666597368185.jpg


当软件在 3D 空间中连接和重构来自多个平面的对象时,高内涵分析工具能够查找和表征多个对象/类器官,无论它们是 2D 格式(单个平面或最大投影图像)还是 3D 格式。可以描述类器官的直径、体积、形状、特异性标记物或与其他对象之间的距离。


此外,可以确定和测定每个类器官中的单个细胞、细胞核或细胞器。可以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或有特异性标记物的细胞进行计数,同时还能确定各个对象的体积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每个类器官的数值,或计算每个孔的平均数值。


使用新型微流控芯片系进行疾病建模

03.jpg

使用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系统和高内涵成像 g 构建 3D 细胞疾病检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