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器官的课题基金文章思路整理设计

时间:2025-09-16浏览次数:118

类器官是一种原代组织来源的成体干细胞体外自组装成的3D器官型结构,可分化为多个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并能够表现出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其周围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形态,在体外重现人体真实器官的一些关键功能和结构,并具有稳定的表型和遗传学特征。


肿瘤类器官(PDO)是将肿瘤患者的新鲜组织经体外3D培养系统建立的、与肿瘤患者特征高度相似的一种立体模型,已被证实与患者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分子特征、药物敏感性等保持高度一致。


服 务 项 目 

● 类器官培养及生物样本库建立  ● 类器官科研服务  ● 类器官培养试剂研发售卖  ●类器官药敏检测

● 类器官药物筛选服务  ● 药效及机制研究  ● 药物安全性评价  ● 器官芯片


六大优势

● 通量高  ● 临床相关性强  ● 建模易,成功率高  ● 成本低  ● 周期短  ● 样本来源广泛


服务内容

1、类器官构建及生物样本库建立(人/小鼠)

脑、小肠、结肠、食管、肺、胃、肝、肾、心脏、胆囊、乳腺、卵巢、前列腺、胰腺、子宫内膜、皮肤、表皮等。


01.png

03.png


2、科研服务

● 类器官构建  ● 类器官药物筛选  ● 疾病相关模型建立及机制研究  ● 药物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3、类器官培养试剂五大产品

● 肿瘤类器官培养试剂盒  ● 正常类器官培养试剂盒  ● 基质胶及辅助类试剂盒  ● 相关生长因子  ● 相关小分子


类器官构建(建立PSC和AdSc类器官的过程)


04.png


● 以 iPS/ES 或成体干细胞为起点, 在 3D 环境下,利用细胞因子将干细胞定向分化后建立的,具有各种器官主要组织细胞类型及组织特征的微型结构。

● 多能干细胞(PSC)来源的类器官是在PSCs定向分化后建立的,首先是胚层的形成,随后是诱导和成熟,通过加入特定的生长和信号因子来获得所需的器官特定细胞类型。

● 成体干细胞(AdSC)衍生的类器官培养需要分离组织特异性干细胞群, 然后将其嵌入细胞外基质中, 并加入明确的组织特异性生长因子, 实现类器官的增殖。



应用领域:

● 小分子抗癌药  ● 大分子抗癌药  ● 肿瘤免疫药  ● 细胞类抗癌药  ● 中药


04.png



肿瘤类器官助力肿瘤免疫药物研发

药物的靶点发现及验证、杀伤功能评价等


05.png



免疫共培养肿瘤类器官

将肿瘤患者自体的免疫细胞与肿瘤类器官进行共培养,构建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免疫疗法的疗效或肿瘤-免疫相互作用等研究,也可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此外,免疫共培养技术还可用于评估多种细胞疗法的杀伤作用,如TIL、CAR-T、CAR-NK、TCR-T等。

06.png



免疫细胞共培养zPDX模型预测肿瘤免疫疗效

小分子和大分子(蛋白、抗体、肽类)抗癌药及癌症治疗疫苗的肿瘤杀伤效果·生物体内肿瘤增殖、转移、靶向性清晰观测


07.png


CAR-T免疫治疗合作研究


08.png



技术成果

● 疑难类器官样本库构建方法的开发:如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胆管癌、肝细胞癌、胰腺癌、宫内膜等。

● 类器官科研服务:提供类器官病理鉴定、免疫荧光染色、测序、qPCR等科研服务。

● 类器官药敏体系的建立:检测周期短、结果可靠性强。

● 器官芯片合作研发: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实现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