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源 > 科研干货

【五分钟讲实验】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时间:2025-05-06 阅读:107


模型背景



人脑血管阻塞以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在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后,可引起大脑半球皮层和基底核缺血性损伤,以海马CAI最为敏感。

本模型通过颈外动脉插栓机械性阻断大脑中动脉(MCA)血供,模拟人类缺血性卒中病理进程。重点阻断翼腭动脉以消除颅外侧支循环干扰,确保缺血区域集中于MCA供血区(皮层、基底节及海马CA1区)。该区域对缺血高度敏感,与人类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特征具有高度一致性。




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1. 实验材料

① 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250~300g)

② 器械:无菌手术器械,线栓,5号缝合线,刀片。

③ 试剂:碘伏。


2. 术前准备

  • 动物选择:严格筛选SPF级SD雄性大鼠(250±20g),术前禁食6h,自由饮水。

  • 器械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联合环氧乙烷双重消毒,预防术后感染。

  • 麻醉方案:推荐使用3%异氟烷吸入诱导后改1.5%维持,联合0.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3. MACO动物模型制备

① 大鼠腹腔麻醉后,仰卧位固定手于术台,常规备皮、消毒;

② 颈部正中切开,利用镊子钝性分离颈部腺体组织、筋膜,暴露并分离颈总动脉( CCA)、颈外动脉( ECA)和颈内动脉(ICA); 

③ 颈外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打一个活结(间隔5mm即可),颈内动脉打一个活结,颈总动脉打一个活结; 临时夹闭CCA和ICA,阻断血流。

④ 使用眼科剪在颈外动脉2个结扎点中间剪一小口。插入线栓,将线栓使用缝合线固定; 

⑤ 轻轻牵拉近心端线头,使这截动脉与颈总动脉走形一致; 开放ICA血流,调整线栓方向和ICA方向移植。

⑥ 提前准备好的栓线插入直至大脑中动脉的起始处,线栓插入约18mm。(不同品系大鼠血管长度差异大(如Wistar大鼠插入18-19mm,SD大鼠约19-20mm),需预实验确定)

⑦ 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等动物麻醉苏醒后放回笼中。 缺血时间影响梗死体积,通常缺血1-2小时后恢复血流可模拟再灌注损伤。

⑧ 模型后24 h处死大鼠取脑,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

⑨ 若要恢复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只需把线栓拔出,完成复灌即可,颈总动脉的血流就可以再灌注到大脑中动脉。

640_wx_fmt=png&from=appmsg.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640_wx_fmt=png&from=appmsg (1).png


640_wx_fmt=png&from=appmsg (2).png


显微外科操作要点
① 血管暴露与处理

  • 颈部正中切口后采用显微钝性分离技术。

  • 三线结扎法:ECA远心端永久结扎,近心端活结,ICA和CCA临时阻断。

  • 血管剪开角度控制:ECA剪口呈45°斜面,减少插栓阻力。


② 线栓插入关键参数

  • 线栓直径选择:根据大鼠体重梯度化选择(250g:0.28±0.02mm)

  • 插入深度:采用体长校正法(鼻尖至颅底距离×0.8),替代固定18mm标准

  • 阻力感知训练:通过离体血管模拟训练操作者触觉敏感性。



4. 模型评价

longa或者评分法,判断神经功能;TTC染色评价梗死区范围。

等动物造模苏醒后出现明显偏瘫症状,大小眼,身体倾斜,爬行旋转视为造模成功。


4.1 TTC染色

TTC是脂溶性光敏感复合物,与组织内的脱氢酶系统反应被还原为玫瑰红色,正常组织染成玫瑰红色,梗死组织呈白色。T梗死部分组织缺少这种酶。


实验步骤

迅速将大鼠大脑取出,用冷盐水冲洗后,快速放于-20℃冰箱放置10min,待脑组织稍硬后,取出,切掉嗅球、垂体、低位脑干,由前向后冠状切片,均匀切成2mm后脑片,等分切成5片,至于2%TTC溶液中,37℃避光孵育30min,每隔5min左右翻动一次。

正常组织经TTC染色后呈现红色,梗死组织呈现白色。缺血再灌注1h即可见白色梗死灶出现,随着再灌注的进行,白色梗死灶区域逐渐增大。


注意事项

① 适当的染色时间。染色时间过长或不够,可能出现染色过深或者过浅的现象。

② 取脑时应仔细,保持大脑的完整性。速冻时间不够,切片时组织过软,可适当延长冷冻时间。



4.2 Longa评分法

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0分;

②瘫痪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1分;

③行走时向瘫痪侧转圈:2分;

④行走时向瘫痪侧倾倒:3分;

⑤不能自动行走,存在意识丧失现象:4分。评分在2~4只成功。




模型总结



1. 优点

① 和人的病理改变相似; 

② 本方法不需要开颅,可避免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和刺激; 

③ 操作相对简单,缺血部位相对固定,可控性好; 

④ 该法建立的脑缺血模型,梗死范围大小差异较大,对评价药效较好;

 ⑤ 可用作暂时脑局部缺血的良好模型,用于研究缺血再灌注对脑缺血的病理生理研究。 



2. 注意事项

① 栓线直径必须保证动物体重基本一致,提前做预实验确定进线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② 栓线不可过硬。易导致颅内出血; 

③ 插入深度为18.5±0.5mm,以遇到轻微的阻力为准。



3. 成功率提升策略

  • 血管三维定位:术前行显微CT血管造影建立个体化解剖图谱。

  • 实时血流监测: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MCA区域血流阻断效率。

  • 术者分级认证:通过硅胶血管模型考核插栓成功率≥90%。

常见并发症防控

  • 蛛网膜下腔出血:控制插栓力度<50mN(压力传感线栓监测)。

  • 体温失衡:术中使用直肠-颅温双通道监测。

  • 感染预防:术后72h内加入恩诺沙星(5mg/kg)至饮水。





关于晶莱

专注生物医药医学研发一-站式服务平台.jpg


晶莱生物(GENELINE Co., Ltd)创立于2016年,拥有北京(北京晶莱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长沙(湖南晶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两个研发机构,是专注于生物医药临床期前研发与基础医学科研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北京、长沙两地的3000余平实验平台,晶莱构建了8个研究平台,能提供动物寄养、动物模型构建、细胞模型构建,药效研究,各类表型、机制、通路等研究服务。


可开展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猪、猴相关的动物实验,可构建200余种动物疾病模型,与国内500+医院、高校、研究所建立合作,拥有上千种生物资源库,为近万名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助力科研创新。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

尾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