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114
首先,染色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类器官的结构和形态。通过染色,类器官的细胞和组织可以被赋予不同的颜色或荧光特性,从而使其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观察和识别。这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分析类器官的细胞组成、排列方式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染色可以揭示类器官的特定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类器官中的特定分子、蛋白质或基因表达,从而深入了解类器官的功能和机制。这些信息对于理解类器官的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
此外,染色还有助于研究人员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染色后的类器官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可以定量评估类器官的大小、细胞数量、细胞增殖率等参数。这对于评估类器官的生长状态、药物反应以及疾病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染色还可以用于类器官的鉴定和分类。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类器官区分开来,从而便于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一、类器官收集及洗涤
1. 类器官收集
移液器吸去培养基,每孔添加 1-2ml 左右4℃类器官传代培养缓冲液(abs9730),轻柔吹打基质胶,收集在 15ml 离心管中(24孔板,每5孔为一组),加类器官传代缓冲液定容至10ml(缓冲液越多,基质胶被稀释的越充分,越容易去除),4℃静置 10min或-20℃放置5分钟(目的是使基质胶软化,如果冰箱保温效果强,冷冻3分钟),300g,4℃,离心5min 弃上清。
2. 类器官清洗
添加1ml类器官传代培养缓冲液重悬,300g ,4℃,离心5min弃上清。
二、类器官免疫荧光染色
1.4%多聚甲醛固定15min,PBS洗3次,每次2min。
2.0.5%Triton透膜20min,PBS洗3次,每次2min。(如果需检测的目的蛋白属于胞内蛋白或者抗原抗体结合位点位于胞内的跨膜蛋白,抗体孵育前需进行透膜处理)
3. 1% BSA室温封闭60min,PBS洗3次,每次2min。
4. 5% BSA稀释的一抗,4℃孵育过夜,PBS洗3次,每次2min。
5. 5% BSA稀释的TRITC标记的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h,PBS洗3次,每次2min。
6. 5ug/ml DAPI避光孵育15min,PBS洗3次,每次2min。
7. 将类器官轻柔铺在载玻片上,吸水纸轻轻吸取多余残留液体。
8. 指甲油封片轻柔固定,于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图片。
注:PBS清洗时,可用枪头轻轻吹起避免气泡,待类器官沉淀到底部开始下一步操作。
小鼠小肠类器官染色